人口民族
来源:美姑县政府办 发布日期:2023-06-05 11:37 【打印本页】 分享到:
1949年前,境内人口数字无记载可查。
1949年境内人口总数为85748人,1952年建县时,全县总人口为87070人。至1958年,是人口再生产类型由奴隶社会的“高出生、高死亡、低增长”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“高出生、低死亡、高增长”转变的过渡时期。此期内,人民从奴隶社会中解放出来,生活条件有所改善,人口出生率从1954年的25.49‰上升到1958年的26.79‰。但因刚结束奴隶社会制度,人民身体素质和医疗卫生条件还较差,加上其它非正常死亡因素,死亡率从1954年的9.53‰上升到1958年的11.91‰。到1958年底,全县总人口为97824人,9年间增加12076人,年均增长1.37%。
1959年,全县人口96154人。进入三年困难时期,人口出生率大幅度下降,1961年下降为5.71‰。人口死亡率上升,三年平均年死亡率60.999‰。最高年的1960年达98.59‰。人口自然增长率连续出现负增长,最高的1960年达—86.6‰。1961年全县总人口下降为83775人,比1958年减少14049人,下降率为14.36%。1963年,人口增长开始回升。
1964年,全县人口为83393人。此后人口增长较快,1980年全县人口达129819人,比1964年增长55.67%,年均增长2.24%,年平均出生率为46.56‰,死亡率17.80‰,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8.76‰。 1981年全县年末人口133040人。是年起,县内全面开展计划生育工作,出生率逐年下降,从1981年的41.88‰下降到1990年的24‰。死亡率持续下降,从1981年的18.01‰下降到1990年的10.34‰。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981年的23.87‰下降到1990年的13.66‰,人口猛增得到控制。1990年,全县总人口为151024人。人口增长进入有计划发展阶段,向“低出生、低死亡、低增长”的类型转变。多孩率由1981年的34.3%下降到1990年的12.78%;计划生育率由1981年的59.45%上升到1990年的85.35%;节育率由1981年的10.18%上升到1990年的80.92%;到2019 年,全县人口为26.4万人。
境内经济结构以农为主,林牧业为辅,大致可分为:河谷农业区、中山农业区、高寒农业区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,因冤家械斗频繁,低山河谷地区气温高,疟疾等疾病流行,人口在地理分布上居住中山农业区的多,低山河谷地区的少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随着县、区、乡各级政权机构的设置和社会经济的发展,人口分布逐步向低山河谷、公路沿线和县城、区乡转移。巴普镇是全县人口密度最大地区,1964年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22.42人,1982年为281.07人,1990年为318.56人;沿公路干线的区乡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00人以上的有牛牛坝、洛俄依甘、农作等12个乡;离县城较远、交通不便,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50人以下的有合姑洛等13个乡,距县城最远的树窝乡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8.55人。地区人口密度值差为310.01人。其余19个乡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50~100人。1990年底全县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55.36人。
建县前境内无城镇,均系农村人口。1952年建县后,始有政府机关干部、商贸职工、医务人员等城镇人口,随着地方工业、文化、教育、交通等各项事业的发展,城镇人口逐渐增加。
境内聚居的彝族历史久远。相传彝族远祖“古侯”、“曲涅”两大氏族由“兹兹蒲武”(今云南昭通或贵州威宁一带)分两路北上渡过金沙江,汇合于“林木莫古”(洛俄依甘乡境内),逐渐发展到凉山各地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,境内除彝族外,其它民族极少。在奴隶主买卖,掳掠的奴隶中,有部分其它民族也逐渐融化为彝族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境内其它民族逐渐增多,形成以彝族为主体的多民族的民族结构。1964年全县共有彝、白、回、僮、蒙、汉等民族,彝族占总人口的93.15%。此后,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流动,民族人口结构有所变化。1982年,有彝、蒙、回、藏、苗、满、畲、汉等民族,彝族占总人口的96.02%。1990年底,全县有彝、汉族等10个民族,彝族人口占97.1%,2023年全县总人口达28.4万。